從承包商角度來看,為什么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是必需品
發布時間:2025-10-31   點擊率:23
從承包商角度而言,實施項目管理信息化可減少竣工數據編制工作量,積累項目流程數據,建立以成本管理為核心的綜合項目管理體系,推動企業從粗放式管理向集約化管理轉變。
盡管不同項目的管理實施模式、業主、監理與承包商的權責關系定位及項目組織結構存在差異,但從項目管理全流程業務來看,整體框架與工作內容是一致的。
因此,從項目全流程管理與項目管理知識體系角度,成功實施項目管理信息化的關鍵在于分析核心項目的規劃與控制要點,整合并提煉項目管理的整體業務模式。那么,如何利用分散的信息實現項目管控呢?
工程項目管理軟件是工程建設領域的信息集成平臺,以項目結構分解為基礎,通過水平、垂直兩個坐標劃分模塊:水平軸對應項目管理功能分解,涵蓋項目組織、項目計劃、項目財務、項目資源、項目控制五大功能,每個功能包含多個子模塊,這部分信息主要面向業主,業主可通過該軸掌握整個項目情況;垂直軸以單一項目為起點,按工程階段細分為基礎工程、結構工程、設備安裝、裝飾工程、環境工程等,還可進一步拆解為分支工程,這些細分工程的信息集成主要面向承包商與監理。
由兩條坐標構成的坐標系,可通過項目進度與成本數據,反映實際情況與項目計劃的差異,明確項目管理的信息集成點。
實踐表明,業主、承包商、監理三方的所有信息均可匯總至該系統:業主依據項目計劃(垂直坐標)接收承包商與監理的信息反饋,并通過職能部門(水平軸)實現項目管控,全面掌握項目進度各環節情況并及時響應。這種模式既能最大限度發揮信息集成的價值,又能大幅減少三方間重復傳遞的信息量。
通過設置不同權限,讓各方有選擇地掌握與處理信息,相互兼顧、協調整體,是項目管理中的必要做法。需注意的是,此處的進度控制主要通過對比實際完成量與計劃工程量、時間進度來判斷;成本控制則主要通過對比實際成本與項目預算來實現。
此外,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垂直軸分支項目的信息與水平軸職能部門的信息始終存在交叉點,即共享信息資源。例如,施工方提供的工程質量檢驗數據需與監理方的質量驗收結果、業主的質量標準保持一致;承包商的每一筆資金流動都需在業主的財務流程體系中體現;物料的到貨、檢驗、入庫與使用則需三方協同確認。因此,該平臺可最大限度整合這些信息,確保信息效用精準對應。



